喝牛奶放屁多是什么原因| 1037年属什么生肖| 当所有的人离开我的时候是什么歌| 肾阳虚吃什么药好| 私生饭是什么意思| 梦到门牙掉了是什么意思| 三班两倒是什么意思| 吃了避孕药后几天出血是什么原因| 二甲双胍缓释片什么时候吃| 118什么意思| 头上长痘痘是什么原因| 技校是什么学历| o型阴性血是什么意思| 乳房胀痛什么原因| 什么是命中注定| 牙龈肿痛吃什么中成药| 反流性咽喉炎吃什么药| 对辣椒过敏有什么症状| 6月20日是什么日子| 两败俱伤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会长脂肪瘤| 白带是绿色的是什么原因| 骨扫描是检查什么| 桃子什么季节成熟| 大步向前走永远不回头是什么歌| g18k金是什么意思| 看近视眼挂什么科| 做脑ct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属实是什么意思| 千斤拔泡酒有什么功效| 什么好像什么一样| 朝鲜和韩国什么时候分开的| 大海是什么颜色| 口臭用什么牙膏| 火彩是什么| 流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库克是什么| 容祖儿老公叫什么名字| 皮肤黄适合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自闭什么意思| 地贫吃什么补血最快| 黄瓜和青瓜有什么区别| 头发油性大是什么原因| 见利忘义是什么意思| 属鼠的和什么属相相克| 给老人过生日送什么礼物好| tea是什么意思| 5月16是什么星座| 金国人是现在的什么人| 成人达己是什么意思| 习惯是什么意思| 出淤泥而不染是什么意思| 拉肚子不能吃什么食物| 婆媳关系为什么难相处| havva是什么牌子| 2月28号是什么星座| 想的偏旁是什么| 什么是七七事变| 豹子号是什么意思| 吃什么对前列腺有好处| 短效避孕药是什么| 难能可贵是什么意思| 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什么蛇没毒| 醍醐灌顶什么意思| 纲是什么意思| 脚腕筋疼是什么原因| 热射病是什么| 视力模糊是什么原因| 扁桃体切除有什么坏处| 女左上眼皮跳是什么预兆| 什么地流| 芒果和什么相克| 术后引流管什么时间可以拔| 血管堵塞吃什么好疏通| 射手属于什么象星座| 退着走路有什么好处| 徒木立信是什么意思| 男孩什么时候开始发育| 八月十日是什么星座| 什么牌子的空调好用又省电| 印度古代叫什么| 手心发烧是什么原因| 阿q精神是什么意思| 熬夜后吃什么恢复元气| 叶绿素是什么| nba季后赛什么时候开始| 血糖高要忌口什么| 阅后即焚什么意思| 洛神花是什么| 梦见摘杏子是什么意思| 血稠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腰间盘突出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支行行长什么级别| 银杯子喝水有什么好处与坏处| plano是什么意思| 舌头两边有齿痕是什么原因| 肝功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牡丹花是什么颜色的| e m s是什么快递|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是什么意思| 肾不纳气用什么中成药| 前列腺炎什么症状| 哈喇味是什么味道| 感冒挂什么科室| 柯基犬为什么要断尾巴| 凌晨两点多是什么时辰| 早上为什么不能洗澡| 左腹下方隐痛什么原因| 风疹病毒是什么意思| 右后背疼是什么病| 吉祥物是什么生肖| 红领巾的含义是什么| 鼻炎吃什么消炎药效果最好| 珍珠鸟吃什么食物| pn是什么| 黑枸杞泡水喝有什么好处| 电瓶车充不进电是什么原因| 一岁宝宝能吃什么水果| 味蕾是什么意思| 十滴水泡脚有什么好处| 八月2号是什么星座| 二是什么意思| 血脂六项包括什么| 为什么肠道总是咕咕的响| 什么蔬菜补铁效果最好| 爱出汗什么原因| 什么菜不能放醋| 红枸杞有什么功效| 疱疹是什么原因长的| 吃什么掉秤快| 谨言是什么意思| 大姨妈期间适合吃什么水果| 瘘是什么意思| 总是掉头发是什么原因| 月经不调挂什么科室| 后期是什么意思| 梦见被狼追是什么意思| 宫内感染有什么症状| 红楼梦结局是什么| 甜蜜素是什么| 圹是什么意思| 孩子脾胃虚弱吃什么药| 什么样的女人水多| 脑子里嗡嗡响是什么原因| 双向情感障碍吃什么药| 996是什么意思| 中暑了吃什么好| 右腿麻木是什么征兆| 实时更新是什么意思| 什么的寒风| 入职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百合为什么是苦的| 柯南叫什么| 阴干吃什么补雌激素| 9.1什么星座| 听什么歌写作业快| 放疗跟化疗有什么区别| 12月5日什么星座| 梦见杀鸡是什么预兆| 农历7月21日是什么星座| 痞子是什么意思| 宋朝前面是什么朝代| 什么时候用得| 丙二醇是什么| 谐星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尿是红色的| 钱丢了预示着什么| 糖尿病人不能吃什么水果| 心脏早搏吃什么药效果好| 糖类抗原199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会晒黑| 一什么不什么四字成语| 脑震荡挂什么科| 太原有什么特产| 心率快是什么原因| 什么品牌的卫浴好| anker是什么牌子| 紫荆花代表什么生肖| 1927年属什么生肖| 肝血管瘤有什么症状| 张起灵和吴邪什么关系| 黄麻是什么| 看看我有什么| 出局是什么意思| 什么时间艾灸最好| 今晚吃什么| 小肝癌是什么意思| 落魄是什么意思| 过敏性紫癜是什么病| 头上长痘痘是什么原因| 炒牛肉用什么配菜| 如花是什么意思| 三七粉不适合什么人吃| 小孩掉头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猪头猪脑是什么生肖| 什么是梅尼埃综合症| 直男是什么意思| 弟妹是什么意思| 下半夜咳嗽是什么原因| 昙花什么时候开花| 放疗与化疗区别是什么| 1m是什么意思| blanc什么意思| 黄历修造是什么意思| 宫腔分离是什么意思| 吃什么油好| 吃什么可以缓解孕吐恶心| 促狭一笑是什么意思| 什么时候不能喷芸苔素| 清肺火肺热吃什么药最有效| 射手女喜欢什么样的男生| 疖肿吃什么药| 右耳朵发热代表什么预兆| 胆囊壁固醇沉积是什么意思| 狗为什么吐舌头| 耳鸣吃什么药效果最好| 白头翁幼鸟吃什么| 香港为什么不用人民币| 什么食物含维生素a| 我国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是什么| 周文王叫什么| 鹅吃什么食物| 什么是动态口令| 有什么好看的三级片| 结婚下雨有什么说法| 抿嘴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刑事拘留| 向日葵代表什么象征意义| 农家一碗香是什么菜| 葬花是什么意思| 头皮发白是什么原因| ads是什么意思| 什么的微风填空| 肠胃炎什么症状| 什么能代替润滑油| 打喷嚏流鼻涕吃什么药| 化痰吃什么食物| 阴阳二气是什么意思| 眼睛为什么不怕冷| 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大伽是什么意思| 警察两杠一星是什么级别| 为什么耳屎是湿的| 栀子花什么时候开| 黄花菜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聪明如你什么意思| 外溢是什么意思| 机车是什么意思| 钦字五行属什么| 人体缺硒会有什么症状| 经期吃凉的东西有什么影响| 上颚疼痛吃什么药| 养老保险什么时候开始交| 6月3日是什么星座| 草字头一个见念什么| 脾虚喝什么泡水比较好| 不什么不什么| 吃什么丰胸效果好又快| 粉色裤子配什么上衣| 头脑简单是什么生肖| 骨感是什么意思| 博字属于五行属什么| 霉菌阴性是什么意思| 百度
 
  • 陈丹青:木心一边被神化 一边仍然被看不起

    时间:2025-08-02   地点:乌镇   讲述:陈丹青   采访:胡涛

    "我58岁经历了木心的死,这是一堂课。"2013年,陈丹青接受凤凰文化专访,对着镜头袒露出他的生死课题。2年后,在乌镇西栅甫落成的木心美术馆里,62岁的陈丹青再次接受凤凰文化的专访。这一次他知道,木心已入梦。

    几十年桀骜名声在外,眼前的陈丹青却让我们觉出他已多了一份让灵魂安身生立命的平和,不肯再事事沾身,轻易针砭。他将自己定义为木心美术馆的建设者,虔诚求问"我怎么能够做的更好一点?"他希望自己从谈论木心的高台上退隐,对记者和颜道:"你们多听听其他人讲木心"。

    "这是他的命",木心一课经年,陈丹青明白世上有许多珍重事比爱憎更大。建设,承担,守住,传续……陈丹青说"我是个老人了,我可以平静的做这些事。"

    我终于梦到木心 我盼他"鬼魂归来"

    去年四月份的时候,我在维也纳,梦见了木心。梦很短,我立刻惊醒了,但是已经梦到他的样子,包括他火化的时候……我看到他开门走出来,样子是我跟他最多来往的那段时间,也就是60出头,不是他老了以后的样子。此前有人告诉我,他有好朋友走了,很想梦到他,很想他变成个鬼,见见他,我当时不会有体会。现在我有体会了,因为中国人说一个人死了叫"没有了"。"没有了",这个说的很好,他真的没有了,一个没有的人是找不到的,就觉得你变成鬼也好。

    木心去世后,我很少无故去晚晴小筑里。我没有那么浪漫、伤感。一般去都有事情要做,尤其在做纪念馆的时候,我每天要在木心花园里面进进出出,一会去房间里去翻点东西,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的。

    如果我现在是二三十岁,我可能会让自己扮演一个很哀伤的角色,现在我一定不会,一定不会,就是我是个成人了,是个老人了,可以很平静地去做这些事情。

    昨天巫鸿说了一句话,非常对,他说命运嘛,都是偶然的。一个艺术家一段历史可以完全消失,你再也找不回来了。一切都是天意。怎么会有一个乌镇的出现,成就今天这个样子?如果乌镇还没有改造,先生不会回来,就算回来后面的事情都不会发生。但现在都发生了。一东一西,一个纪念馆,一个美术馆,照老话来说"告慰在天之灵"。

    但是先生也未必就是要这个,他晚年一直在想身前身后事,我想他最在乎的还是壮志未酬。我也亲眼看到他发昏以后,一个人一生写的东西就此扔下了。

    他烧过稿子。冬天他们在楼上客厅,用火炉取暖。通常都是小杨在点火,他就跑回房间拿出一大摞,一张张往里扔,烧掉。这事据小代回忆大概发生在2009年。所以我这次专门布置了一个展柜,全是他很杂乱的碎稿,把它堆起来——其他都放得平平整整,经过选择,这个就无法选择了。他的写作很奇怪的,就是不标明日期,也不归档,不归类,就是杂处在一起。

    木心与两岸都处于"错位"状态

    木心在1983年到1990年左右,密集地在台湾发表作品、出书。在时间上,他跟大陆新文学起来是同步的,但是在空间上是分开的。当时很少大陆作家知道有一位上海出去的作者在台湾很火,但除了极少数人能够在香港书市买到他的书,台湾版的书,几乎没有人知道。我去年读了王鼎钧四部回忆录,他最后一部叫《文学江湖》,我才完整知道1950年以后国府退守台湾文坛发生的事情。

    王鼎钧没讲到后面一段,因为他也到美国去了。五、六、七三个十年过去以后,在八十年代,他们发现了木心,他们把木心抬起来。回到中国大陆,这个就不太可能,因为前三十年正好是所有民国老作家销声匿迹的时代,也是有数的几个无产阶级新作家起来的年代,而且在文革中又被打倒。像写《金光大道》的那个浩然,还有写《欧阳海之歌》的作者,这些人都在文革当中给灭了。所以大陆当时的文学环境不但跟传统文化的断层,跟五四也是个断层,跟1949年也是个断层,然后到八十年代才又有后来的事情发生。

    我们返回去看台湾就不是这样,所以你只要对照一下台湾从痖弦,一直到这一代文学人,他们在议论木心的时候,是在一个常态中议论。尽管他们也把木心看成一个奇人,一个特殊的现象,一个阶段,但是跟大陆在议论木心或者不议论木心的时候,是不一样的。可以以此看出来两岸的一个文学圈、文学人的一个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对大陆来说,木心是一个错位的状态。但是他在台湾,也是一个错位。他绝对不会想到他1948年、1949年之间去过的那个台湾,后来变成他文学第一次呈现的区域,他绝对不会想到。我相信这也是为什么他那么有耐心一直等到过了二十多年——他是1986年在台湾出书,一直到2006年才在大陆出书。这些都构成他的文学生涯和中国的文学生态的之间戏剧性的关系,或者说戏剧性地没有发生关系。

    中国的文学界,如果指作协或者指所有现存的文学刊物和文学圈,木心真的跟他们没有关系,不仅是说他们不关注木心,是木心也不关注他们,是双向的。如果木心非常愿意跟这个圈子发生关系,他只要一回国,我相信文学刊物会对他开放,愿意他来供稿。可是2006年考察下来,他只发表了一篇文章,就在《南方周末》,叫《鲁迅论》,此后他没有在任何的中国文学刊物发表过。如果他愿意会发表的,不一定有人关注,也不一定会持续发生什么事情,但是我相信文学圈会接受他,如果他愿意交朋友,我相信会有一些作家愿意去看他,陈村孙甘露就去看他。所以我只是告诉大家,不是这边不理他,是他也不理这边。他不要入这个局,所以当我说这个的时候,并非怪你们为什么不理他,不是这样的。应该问木心为什么不理他们?这个很有意思,这里面没有一个是和非或者对和错,或者贬和褒。

    很多人到今天还是看不起木心

    木心不是张爱玲不是沈从文,后两位被活埋再被夏志清打捞,可是木心活活就在我们面前,没人看得起他。现在基本还是这样。这个社会势利,这是最有意思的事。

    这是非常不正常的情况,张爱玲出来十来岁,傅雷马上就叫了。可现在没有这样的事情了,现在不要说一个老头子出来,一个年轻人出来,大家要么不吱声,要么弄死他。所以现在用不着上面弄死你,同行就弄死你。中国从来都是这样,这30年来,这个现象越来越厉害,尤其这20年,就是稍微有好的人出来,他马上想到我怎么办?我算什么?我已经名片上那么多?这么多人出来,不是这样吗?

    我也不太看重文学批评,中国哪有什么文化批评,哪有争论?文学批评,王朔大家骂他,那不叫批评。王朔只是一个最特殊的例子,因为他也批评,他也叫骂,那文学界也只能骂他。但是找不到其他任何一个例子,敢批评的人已经很少了,可能哪个人敢批评,一定会有很多人骂他。但是那不叫批评。

    我看重的倒是老百姓,所谓老百姓,就是木心说的潜流。不属于哪个学院,哪个机构,一个一个的归起来,这个是最珍贵的。木心的有意思不在这个版图里面,而且他不该在这个版图里面,为什么要放进去现代文学史?我们看重的就是读者,没有什么一般不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的读者,他在读你的书就可以了。随便什么人,就纪念馆有一句话,木心说的,他说什么送邮件的,什么工人、农民,我想象的都是这些读者。

    木心有一个非常东方式的结局

    木心的确是文学一个局外人,如果你定义这一个局的话,局有一个边界、入口、出口,那如果这样说的话,木心还真的是一个局外人,而且他不再可能是一个局内人,因为他已经去世了。

    我相信在捷克不是每个人都读卡夫卡,德国不是每个人都读尼采或者海德格尔。我写过一篇文章《鲁迅的价值》,在正常的情况下鲁迅应该只是有限的一些读者,很稳定的。在隔代的一直会有一群有限的读者,绝不是像我所看到的那样,到处都是鲁迅在文革当中,现在又没有人去读他。正常情况下像鲁迅那样的人,像木心这样的人,像卡夫卡、尼采这样的人,就是在他的母国只会拥有一小群读者,但是一直会有读者,这就对了。读得对不对,咱怎样解读,它自己会发生,或者自己会消失。

    木心其实已经被神化、被符号化、被标签化,包括《从前慢》。他已经是这样了,我慢慢在期待他进入一个正常状态,就是人群中还是只有很少的一群人,但这群人你仔细看看其实又蛮多的,真心喜欢他,在读,就可以了。我不知道这个情况什么时候来,你看美术馆开馆了,好像又是个大新闻,我相信很快会冷掉,会恢复常态。纪念馆开馆那天下着大雨,涌进涌出全是人,但现在纪念馆一年多以来,已经恢复一个常态,蛮稳定的一个数字,人其实不多,这样很好。美术馆将来也会这样,空荡荡的有那么几个人在看,我相信会这样。

    我蛮相信杜尚所说的那句话,人们每过三十四年,会主动为一个被遗忘、被忽略的人平反。我相信这包括一群人,我相信再过一段时间,可能又会有年轻人,一零后或者二零后说咱们去看看北京那个文学馆,它是这样此起彼伏的一个状态。我2010年的时候去俄罗斯看托尔斯泰的故居,到他的坟上去,我去了我才忽然想起来,他正好死了一百年,他是1910年死的。可是我回来以后读到《三联生活周刊》的一个专题报道,就是托尔斯泰的专题,说俄国很平静,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纪念。我读了真是很会心,这就是一个这么大的一个文学家,照中国的说法可以光照千秋的,可是他一百年以后,我相信一定有人纪念他。但是这个媒体很平静,这是一个媒体的时代。

    晚年木心回归乌镇的这个选择,对比尼采他们的下场和ending,木心是一个非常东方式的方式——他跟自己和解了。因为照他的意思就是"孔雀西北飞,志若无神州",这句话很重的,中国艺术家说不出这句话,非常重的一句话。故乡、故国、母国,可是他说了这句话。另外他还说了这样一句,我用在我去年纪念他的文章里面,"从中国出发向世界流亡,千山万水,天涯海角,一直流浪到中国故乡"。他把回来仍然看作是流亡或者流浪,从现实层面来说,他没有选择,因为他没有家庭,独身,我也一直担心他一直老下去怎么办,但是真的戏剧性的变化发生了,他的家乡在找他,叫他回来,请他回来。在我的解读就是他跟自己的立场和解了,就是这样子。

  • 梁文道:读者更想见的是木心 而不是莫言

    时间:2025-08-02   地点:北京   讲述:梁文道   采访:杜鑫茂

    我之前常说,在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只有两个作家对读者产生过这样的一个效应:让读者会觉得很想见到他们,是谁呢?不是沈从文,不是茅盾,更不是莫言,而是鲁迅和张爱玲。现在有了第三个,就是木心。我们吃鸡蛋的时候不会想看鸡,但木心就是那种让人格外想看看那个鸡长什么样的作家。这不是一个文学成就高低的问题,而是取决于一个文人所散发出来的气息。

    围绕着木心的这群年轻读者们,就像英文词中的corp,像一种宗教,但又不完全是宗教,是一种亚文化。而这种文化之中的参与者会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这种不同会使他们对他们所喜爱,所崇拜的对象更加投入。

    木心是现代华文文学史的一个局外"怪胎"

    许多传统意义上的文学读者,他可能不一定能够很欣赏木心,他会也许觉得木心是不错的作家,但不至于对他评价太高,又或者有些人根本看不上也木心。

    木心跟张爱玲不一样,张爱玲的作品常常有一些自传性的描述,因为张爱玲写散文、杂文,很难不写自己,她整个性格跃然纸上。但是另一方面,张爱玲又那么隔绝,所以大家就会对她特别好奇。而木心其实没有写太多极深的事,没有写太多很关乎自己切身私隐的事,可是他的文字,他的思路跟别人不太一样,会让你好奇这个人到底是谁,大部分木心的读者第一次接触木心作品都会有类似的疑问。

    文革,把一个作家的全部的作品都毁灭掉,至少到那个阶段作品毁尸灭迹,那的确是一种"屠杀"。但是那些文字本身对那个作者的意义在哪里,还值得考量。比如木心的狱中笔记,那些蝇头小字几乎不是让人看的,我猜他也没有想过要把他那时候的作品公开。那他当时写的这些东西到底为了什么?我觉得那是他用来困住自己的另一个"监狱",或者另一堵"墙"。他已经坐在监狱之中,外面已经有一堵墙,他在用文字帮自己建造另一堵墙。目的在于,自己打造的这个文学跟思想的"墙"是可以保护自己不被外面那个墙所伤害的。那是他用来自我治疗,自我拯救,跟自我保存的一个手段。

    为什么我们说他后来的文字,几乎没有任何今天常见的新中国文坛腔调?不是要判断现在的新中国文坛腔调好或不好,也不是说木心更好,而是说恰恰因为他把自己隔开了,与文革时的毛式文体隔开了,造就了自己独特的文风。当然,这样一种近乎独白的写作也会造成一些问题。当一个人很久不说话,与外界彻底隔开是不健康的。

    很多年轻读者跟我说,他们看木心作品的时候感受到一种老派中国的味道。很多人说,如果过去的中国文学没有在1949年被摧残得这么厉害,传承下来的话那就是木心了。这个讲法也有一点问题,真正的文学传承不可能是这个样子,因为在开放的环境下,自由写作一定会变,不可能原封不动。木心是另一种变,有点像你把一颗树苗从树林移植出来,放到盆栽里头。也许某天整个树林被消灭了,于是我们说,现在盆子里头的这颗树,就是原来那个树林的真相的遗留。不是的,因为那个盆子也改变了这颗树。

    当然,木心的这种改变不是被动的过程。任何一个有志气的作家,他总会对自己有要求,尤其像木心。他是1949年的时候整个被毁灭掉的一代里面的一个孤种,但是在一个很特殊的环境底下,被禁锢在一旁,然后自己摸索,挣扎长出来的东西。

    他坐过牢,但他要假装那个事情没发生过。这段经历对他当然有影响,他临终甚至对陈丹青发出文革的梦魇。但是他这么多年一直把这段回忆压住,不愿像别的作家一样去写文革回忆录,他要假装整个事情没发生过。这个可能是他觉得不屑,他觉得,"我是这么一个追求纯美的文体家,不要让那些东西弄脏了我正在雕的这个大理石的像。"

    木心像是出土文物一样的,如果你是一个经常看当代中国文学作品的读者,你一定会觉得很奇怪。他没有一般的大陆文坛的样式,又不是台湾式、香港式,甚至是马华式,但是那种古老又好像很先锋。你觉得他像年轻人,他不太可能是年轻人,他是个"前朝遗老"吗?他明显又不是。所以无论从空间还是时间的坐标来看,都掌握不住他,他是整个现代华文文学史的局外的一个"怪胎"。

    《圣经》的精华滋养了一代知识青年的精神世界

    木心把耶稣当成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源泉,一个思想家。他把《圣经》当成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学作品来看待。其实自从新世纪之后,《圣经》对整个中国现代文坛影响很大,那时候大部分年轻人想要学习各种的人文社科知识,很多人都会读《圣经》。

    那个年代很流行讲整个西方文化的基础,那你要了解西方文化,你就要读西方现代小说,你读托尔斯泰,尤其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你怎么能够不追根溯底,回到源头呢?回到源头,当 时他们的知识视野所提供的那个源头就是《圣经》。当时的知识青年对基督信仰的熟悉程度比今天要深,我们现在是一个无神论时代,那个时候不是。沈从文的小说文字都受到《圣经》和《圣经》译文的影响,尤其是基督教、新教的合本对当时很多的中国作家产生过作用的,木心只不过是其中之一。

    木心一路流亡到了故乡中国

    木心还有一句话: 从中国出发,向世界流亡,千山万水,天涯海角,一直流亡到祖国、故乡。他把"归来"看作是一种流亡。之前很多流亡作家或有流亡经验的作家都会有类似的感慨,二战的时候,纳粹控制整个德语世界,当时有很多德语世界的伟大的作家被迫离开祖国。这些流亡作家有很多都觉得他再也回不去,就算他二战结束之后回去,那也已经不再是他认识的当年的那个魏玛德国了。同样的,木心回来,这个国家早就不是曾经养育他的那个国家了,那是一种流亡。他年轻的时候,新中国已经成立了,他在这里经历过许许多多。但是问题是那时候他采取一个内在流亡的策略,或者被迫内在流亡。他所写的东西就像是一个局外的人写的东西,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虽然同样是用中文,但是不像中国人讲的中文。

    我不太敢说木心已经"归来"了,"归来"的意思指的是回到了你原来的地方,但这个地方还是原来的地方吗?如果他真的是再来中国是流亡的话,这不叫"归来"了。他从中国出去,又去到了中国,而不是回到了中国。他从一个中国出去了,从一个中国里面很早就把自己流放了,后来真实的肉身跑了,再后来他去了另一个不一样的"中国"了。

  • 童明:你读"不懂"木心,不是他的错

    时间:2025-08-02   地点:乌镇   讲述:童明   采访:何可人

    第一次见到木心的作品,是他的《散文一集》,感到惊喜:怎么还有这样的中国作家!他和世界文学的规律合拍,又深谙中国的传统。很会写,善于创新,是少有的文体家。

    木心一生经历坎坷,却始终心灵自由,他对东西方文化多脈相承,形成对艺术和艺术规律的独到的看法。我跟他说过:世界上有一批作家和你一样,他们不仅对本民族的艺术感兴趣,对全世界各种艺术传统都感兴趣,想象力和创作都是跨文化跨文明的。

    木心年轻时就做了一个选择:"我要做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我问过他:"怎么成为艺术家?"

    他说:"连生活都要成为艺术"。

    "生活怎么才能成为艺术?"

    "你要自己悟,"木心回答。

    木心的先锋性

    木心善用故实手法写抒情诗,读起来像散文诗。还写散文体的评论,散文小说。他的散文小说都是短篇,数量并不多。这种小说的重点不在情节,不在构建故事,而在于营造诗意的氛围,以揭示某些道理,有布宁(又译蒲宁)、博尔赫斯的味道,可是和他们又不同。

    他的"闲笔"很见功力,能用艺术家的观察能力,把本不相关的东西相关起来,嵌入淡淡的哲思氛围,文字似有神力。他是个艺术性的哲学家,是尼采般的作家,看到我们所能看到的,又看到我们通常看不到的。这种双重的眼光极为难得。此处强,就强出别人许多倍。

    你说,有人认为木心小说写得不好。是吗?我猜他们的意思,可能是木心的小说和他们习惯阅读的小说不一样。我们现在盛行的文学观本身需要更新了。木心不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家,而是现代主义作家,是现代主义中的先锋派。先锋派并不脱离现实,他们看重文学概念的革新,走在文体和思想的前沿,以艺术本身的力量来面对现实。

    中国作家中并非无人尝试先锋派或现代主义写法。从世界文学的大局看,欧美、拉美、非洲都有比较坚实的现代主义时期。中国的现代主义却时间短,仅在上世纪80年代有过一阵。这个浪潮虽然对固有的现实主义文学观是一个反叛,但是太仓促,不彻底,仅涉及了皮毛,留下诸多遗憾。

    读"不懂"木心,不一定是他的错

    木心的诗,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比较真实的情况是,一个喜欢读木心诗的人,说他的诗好,指的是读懂的一小部分,没有读懂的那一部分,就会说:哎呀,这个读起来怎么这么累?

    累, 因为还没有懂。你感到累的作品,或許是个学习的机会,有一天突然读懂了,那是另一种的好。

    木心反感套话、空话,也反感太顺溜的话语。顺溜话是惯性思维的产物。不是有一个艺术的规律叫做"陌生化"吗?艺术偏偏要把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和观念变得陌生起来。木心的文字也是时不时地陌生一下。

    另外一点,木心觉得中国古文化的底蕴非常深厚,其中一些精华已经被忘却了,所以他要适当复古。他的复古并不是大面积的。当这种复古出现在文字里,有些读者又表示反感:怎么这样写,太拗口了。文学的文字是可以玩的,游戏才产生新意。用非常顺溜的语言写作,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

    当然,木心不愿意叫人读不懂他。有些诗,大家读懂了,觉得真的好,比如《从前慢》,朴实的诗意,暗暗批评现代化中的异化现象。木心还是主张文字平实而不做作。他厌恶靠词藻堆砌來卖弄,主张故实,用故实的方法来抒情。

    木心和我专门讨论过"故实"。为了把问题讲清楚,他给我写了一封信,其中以李清照为例。我也举了美国诗人的例子来佐证,比如Elizabeth Bishop. 有一段时间,木心老和我开玩笑:"童明教授在金发女郎里发现李清照了"。

    看"不懂"木心,不一定是他的错吧。我们要更多关心的,是他到底是怎样在写,为什么要那样写。八十年代时,大家心智活跃,谈到我们正处在文化断层。文化断层至今还在那里,没有人再提,不等于没有文化断层。

    评论一个作家,不可以信口开河。坦白地说,在艺术面前,并非人人平等。不是一句"我看不懂你"就可以否定一个作家。我看不懂,因此你就不好?当我们慢慢阅读木心、了解木心时,我们会发现:中国文学还有这么一个人,怎么把他和中国文学史联系起来?

    木心与文学史

    目前而言,木心确实没有写入中国文学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第一,文学也好,艺术也好,首要条件就是心灵的自由。在当下的历史状况里,艺术家真的心灵自由吗?我们怎么评价一个心灵自由的作家?第二,文学参照体系应该随着文学创作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固守成规,一直用所谓的"现实主义"文学标准来考查作家和作品,木心这样的作家就的确不在你的雷达之内。

    有意思的是,任何人在评论一个作家的时候,本身就带着一种文学史观。评论者的文学史观在评论时显露了出来。当然,坚持说你是对的,那是你的权利。不过,文学评论这件事要按文学规律做,如果不按那个道理讲,就只能靠权力讲话。现在有个时髦词:"话语权"。很多情况下,是看谁人多势大,山头大,声音也大。如果不靠权力的话,那就要谈文学:文学史是什么?小说有哪些规律?散文有哪些的规律?为什么一个作家这样写,既是散文,又是小说?

    文学评论家应该谦虚一点。文学现象在前,文学评论在后。因为有这样的作家和作品,我才去思考他为什么是这样一个现象,而不是我觉得应该怎样怎样。文学评论者自己不懂创作,或者没有足够的阅读和知识,就去评论,那就有点傲慢了。体制内的文学评论也傲慢惯了。傲慢来自权力。权力说,应该开个什么大会;权力说,文学应该如何如何。权力一掺合文学,权力和文学都腐败了。

    木心的作品,不仅给我们当代人看,留下来给未来的读者看吧。

    木心改稿非常仔细。我和他做的访谈,我会整理出来第一稿,他提修改意见,我同意之后,他又誊清一遍,再寄过来,我再提点意见,他再修改。我问他为什么要改这么仔细,他就跟我讲一个故事;托尔斯泰写的《战争与和平》,多厚的一部作品,托尔斯泰让他太太帮助抄了两遍。巨大的工程。稿子誊清后,装上马车去送给出版商。大概半个小时之后,托尔斯泰又想起来什么,说:不行,快把稿子追回来。太太就问:为什么改稿要这么仔细?托尔斯泰说:我要对未来的读者负责。

  • 巫鸿:文革对文学作品的毁灭是一场"屠杀"

    时间:2025-08-02   地点:北京   讲述:巫鸿   采访:杜鑫茂

    上世纪80年代,我在哈佛大学攻读美术史和人类学,当时也有很多艺术家从中国去美国,不少人在纽约。因为我,美术史的兴趣,就认识了一些这些艺术家,特别是陈丹青,通过他我认识了木心。那是1984年,陈丹青跟我说有一位奇人,从上海过来纽约。他画的画非常有意思,和所有人都不一样,说愿不愿意看一看。我当时很有兴趣,所以看了一些作品,也见到木心,所以非常觉得觉得人是一个奇人。他非常与众不同,很难想象他是中国来,而且经过这么多沉浮,但他表现得他非常超然,而且很有一种国际化的味道。但实际上他没有在国外住过,所以他是超越时空的一个人。我还是先看他的画,因为当时他的文学作品发表的还不多。

    木心来自文艺复兴

    我觉得木心的作品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特点,就是他虽然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和别人一样拥有具体的生活经验,但我们在他的作品里面,很少直接看到直接的描述。他自己设想成一个超越时空的人,一会儿到古罗马,一会儿可以到中东,一会儿和伯拉图谈话。他是这么一个天马行空,超然的人物。他把自己放在宇宙时空里,一种跨越文化、跨越国界的境界里。于是也就造成了一种隐身,他到底的来龙去脉是怎么样,其实我们不太知道。他的画也不签字,不写年代,所以现在研究起来,也不太知道他具体的创作时间。他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广大的模糊的艺术里,而他真实的存在有时候看不见了。这是非常有趣味的做法——,不是藏起来,而是把他转化成一种艺术。所以这时候我用"隐身"来归结他的创作。

    木心说他在美国的艺术上有自己的地位。我认为不是指哪本书里写了他得了什么奖,而是观众在欣赏他作品之后的惊叹和认可。

    在美国,人们主要通过木心的画来认识木心,在华语圈则主要通过他的文学作品来了解他。这非常错位,但也是一个现实情况,我觉得历史充满了偶然,因为木心就是这样被介绍出去了。他的文字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很难翻译,不能说他的文字佶屈聱牙,但是不是通俗易懂的故事。但可能将来能把他这种文学上的造诣,在翻译上体现出来。但国外是不是有像国内的这种读者群,我怀疑这种可能性。反而将他的艺术介绍到国内是相对容易,因为艺术是比较直观。

    木心不是前卫式艺术家,他很古典,像文艺复兴。他不是故意要模仿哪个人,也不是把自己想成是某个派别。他的绘画有点像他的文学,就是他在脑子里把很多东西都融合起来,没有历史、中西的沟壑,然后揉在一起它自然就发生了,有点像作诗的感觉。

    文革对文学作品的毁灭是一场"屠杀"

    对任何的书的毁坏,还有对于作品的毁坏,其实我觉得有时候比毁坏人的生命更加深刻,因为这些知识书籍绘画,它是人的精神的结晶。把这些东西毁坏了,那等于把人最纯洁的,最结晶的东西从历史上抹杀掉。所以用"屠杀"这个词肯定不是过分的。

    木心生前写过一篇文章《木心:一个没有乡愿的流亡者》,写那篇文章的时候也是对自己发问。因为我是一个美术史家,所以在研究艺术家的时候,很自然地要把他们放在历史里去解释他们的作品,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专业上的方法论。但是在研究木心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个被研究的这个艺术家是你朋友,而他自己拒绝被这样分析,那作为历史学家你是不应该强加于人的。

    当他把自己都转化为一个非历史性存在的时候,这便是他的一个艺术和文学的目的——,我们必须承认这种目的。所当时我用的方法就不是把木心放在某个年代,去研究他的作品,而是要懂谁是木心,他想做什么。但是现在木心已经是一个古人了,我觉得这两种方法都可以采用。一是我们还是要问:木心是谁?他的艺术有什么特殊性?他到底想做什么?但另一方面,他已经属于历史,我们现在肯定会把他放在历史里研究。

    木心不把自己看成一个过去的一部分,不把自己看做"废墟"。因为"废墟"总是一个过去的东西,有时间的痕迹。他是这个与时俱在的一个人,他是不是属于过去,他肯定属于现在,他也说他也可能属于将来,所以他是把自己看成一个和时间一起流动的人。

    木心对故乡没有情感和期盼

    我用"没有乡愿的流亡者"去形容木心,其实是故意的跳出一般的意思。他首先是一个流浪者,甚至原来在国内是。他好像没有根的一个人,他不断的在走。"没有乡愿"就是没有对故乡的情感和期盼,或者就是不谈。他是一个超出绝对意义的流浪者,他流浪变成他的艺术,变成一种生活状态。

    如果我们把中国,或者大陆的文学圈定位为一个局的话,木心应该算是局外人。即便是在美国的文学圈,他也是局外的,是绝对的局外,就是对于所有的文化或者国界来说,他都是局外的。但他同时又在更大的局里,一个人类文化,艺术的局内。他是在一个更高层意义的局内,但是在低层他就很安于局外的角色。这种局外的角色绝对是他自己的选择。他的人生经历很难和他的作品联系上,他在写天马行空的东西。这是他一种选择——,选择做一个局外的艺术家。其实真正艺术家永远是局外的,卷进去圈子的成不了艺术家。

    我觉得随着木心的这种"归来",他会慢慢的在更大程度上被理解。有时候要承认一个很特殊的人的精神价值,艺术价值,不一定从派别的角度去考虑,他的光芒他的语言就是财富。木心不会变成一个流派——,既不必要,他也不想那样做。所以我们要承认他的价值,以及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存在。

  • 牛龙菲:木心的遗憾也是世上所有天才的遗憾

    时间:2025-08-02   地点:乌镇   讲述:牛龙菲   采访:何可人

    因缘和合,曾经的文学"局外人"——木心,如今"回归"了。

    其中最重要的因缘,就是木心有陈丹青这个学生。尊师爱道,在中国有久远的传统,可惜如今古风不再。现在学生对老师全心全意的爱戴、敬仰、推崇、宣传,已经少见,但还有这样的人和事。比如朱天文对她的老师胡兰成,叶嘉莹对她的老师顾随。陈丹青对他的老师木心。

    一个天才,要由另外一个天才来认识。木心这个天才要陈丹青这个天才认识;顾随这个天才要叶嘉莹这个天才认识;胡兰成这个天才要朱天文这个天才认识。一般人见了胡兰成可能唯恐避之不及;一般人见了顾随可能会认为不过是一个旧式的、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老夫子;一般人见了木心可能会觉得不过就是一个上海老克拉,但是陈丹青独具慧眼,他不遗余力的宣传木心,这是最关键的因缘。

    几十年来,叶嘉莹先生一直保存着听顾随先生讲课的笔记,不管如何颠沛流离。她说什么东西都可以丢,房子可以丢,家具衣服都可以丢,但这本笔记不能丢,丢了就永远找不回来。一直到前几年回国的时候,叶嘉莹先生才把这份笔记交给了顾随的后人,由顾随后人出版。陈丹青先生也一样,把几本听木心讲课的笔记一直保存在身边,最后发表出版。

    有叶嘉莹先生对顾随先生几十年的师生情谊,和对老师笔记的珍重,顾随文学的造诣、诗学的造诣,才慢慢被我们知道。同样,木心先生能被世人知道,陈丹青先生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是功德无量,当然不能忘记,这里还有陈向宏先生的远见卓识、魄力才干。

    司马迁《史记》说,经典名著,要"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名山"过去一般理解为"深山老林"。其实,并非如此。"名山"是指有一定人文内涵的文庙或佛寺的藏经阁这种地方。

    "副在京师",是要在一个文化中心保留文脉。这是经典名著能被后人接受的重要前提。如果木心这些东西都丢了,那他能不能"回归"、能不能被接受、尴尬不尴尬的种种问题都将不复存在。所幸,有陈向宏和陈丹青,木心这些东西还都还在这里。

    天才一定要有自己的知己,有了这样的知己,任凭世事如何变换,任凭局势如何险恶,都还会有一线生机。如果没有知己,天才的光芒就会被遮掩,天才的成就也可能会被后世慢慢遗忘。历史上这样被遗忘的天才一定还有许多!我相信除了我们现在知道的老子、柏拉图等等,恐怕还会有一些被历史帷幕淹没的天才。这些天才,由于因缘不能和合,不被我们知道,不被我们了解。

    知音难得。木心的遗憾恐怕是世界上所有天才的遗憾,所有的天才都缺少知音。我们现在不大讲天才,一般都是讲群体、群众,说是"要有群众观点"。木心说:"群众没有观点"。只有天才才能了解天才,一个天才需要另外一个天才把他推举出来。

    我力图成为木心先生的知音,但是每个人都有才情、学识、阅历、修养的局限。能不能真正成为木心的知音,不由我说了算,也不由我的愿望来决定,要看我的努力,看我的造化,看我的禀赋,能不能到那一步。如果能到那一步,也许会是木心的知音。

    多数人比较欣赏木心的文采章华。木心的遣词造句,的确非常巧妙。但木心自己则说:"别人煽情,我煽智。"木心的哲思智慧,比较难以理解。我对此,格外关注。木心是哲性的诗人,也是诗性的哲人。《诗经演》,就有许多木心式的哲言。

    木心《诗经演》说:"大哲无侣"。伟大的哲人,没有友朋,没有行侣。木心不但断言"大哲无侣",而且放言"始作俑者,乐其无后。" "乐其无后",比"大哲无侣"更狠。

    木心很推崇老子,他说老子是世界第一大智者,像老子这个品级的哲人很难有知己的友朋、行侣。甚至可以说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一直没有知音。木心,算是老子某一个方面的知音。

    "大哲无侣",木心的尴尬也在于此。

    不过,木心还有另一句话:"徯我后兮,后来其苏。""苏",就是"复苏"。他期待着后世有一个文艺复兴。

    这句话不要理解为木心会有很多很多的粉丝和知己。也许,几十年以后,几百年以后,甚至几千年以后,陆续会有那么一个一个的知己出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可能会有那么几个木心的知音出来。未可预料,上帝会给我们多少个木心的知音?也不知道上帝会给我们什么品级的木心知音?一切都在未可预料之中。

    我欣赏木心的,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他的美文。他对汉语之美的发掘,可以说到了很高的境地。胡兰成的也是美文,但是胡兰成的美文跟木心的美文不一样。胡兰成更有人间气,而木心更有贵族气、仙气。

    第二,木心有一个很重要的品质,我很欣赏:他不声张,默默地逐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我在《热读木心——微型文艺复兴》那篇文章里说:他是植物性的。他不是动物性的,他不是像狮子一样的咆哮,他不是这样。他是植物性的生长,慢慢长,慢慢长,最后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 陈巨源:国外对木心的好评缘于宣传炒作

    时间:2025-08-02   地点:乌镇   讲述:陈巨源   采访:杜鑫茂

    我是1963年左右认识木心的,那时候文革还没开始。应该说,在木心生前跟他保持联系时间最长的只剩我了。

    在我认识木心之前,王元鼎跟木心都是上海美术设计公司的非正式职工。他们每天到公司拿稿子,然后回去画,算计件工资。他们两个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穿着打扮都很洋派。因为我跟王元鼎是画画的朋友,他就把木心介绍给我认识。他说:"介绍你认识一个我很崇拜的高人,叫孙牧心。"

    要见木心不是很容易的,我们就在上海新亚大酒店请他吃饭。在饭局上,木心侃侃而谈,引经据典,饭局上的人都对他十分佩服。我就这样跟木心结识了,之后他经常到我家里来聊天,有时候也一起到别的朋友家里聚会,听他讲古今中外的奇闻异事,讲林风眠的故事。

    文革时因为木心被定为"五类分子",大家跟他来往都不是很自由,有要很多避讳。那时候我们大多是研究艺术的,所以跟木心在一起时一般讨论艺术。文革期间话不能乱讲,如果几个人在小房间里讲不三不四的话,很容易就被揪出来,相互之前出卖的情况是常有的。所以谈艺术,喝酒就没有问题。我们一般都听木心讲,就像他的学生一样。

    他的绘画技法说穿了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把油墨涂在纸上,用另一块东西粘上去然后拉下来,就完成了。但是要控制它像山水就有一定的技巧。我以前也会做,但没有他做的好。

    木心之所以会变"局外人",就是因为他长期被定为"五类分子",无法正常生活。他跟外界接触很少,所以他想的东西跟写的东西都是跟别人不一样,他看的都是国外的,古代的,而不是大家熟悉的本土文化。最终造成他的这种"局外人"的身份。这种"局外"的身份从他的作品就可以看出来。能够归类到特定文学艺术类别的就是"局内人",没办法归类的就是"局外的"。木心虽然作为"局外人",但他的作品依然能打动人,这就是他的特别之处。

    木心在出国前夕,我们还经常在他家里一起喝酒,我知道他什么时候走的,但是他的单位《美化生活》杂志社在他走了以后才知道。木心到美国以后我们就没有联系了。

    2007年,我在报纸上看到乌镇旅游公司的一个报道,说当地很多文化名人,有茅盾也有木心,我才得知木心回来了。于是,我立刻写信给乌镇旅游公司,他们很快就跟我取得联系,安排我到乌镇来见木心。我们来的那天,木心家里做了很多菜。我们一起吃饭,回忆了很多往事。他感叹说我们都老了,我那时候68岁,他说他已经80多岁了。

    之后我跟木心就一直有电话联系,他说住在乌镇朋友来往不方便,希望我在上海给他找一个居所。我跟他说,"你在这里有一个这么大的房子,要在上海找这么大的房子很困难。"这事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

    木心逝世几年了,很多报刊每年会发纪念文章,但是在文学界里很多人对木心不了解,很难评价他。很多人觉得很木心很神秘,但为什么国外对他评价那么高,国内一点声音都没有,其实都是因为宣传的,都是炒作,要先让大众熟悉。尤其散文是很难评价的,假如是一个著名作家写的东西,大家肯定都当做宝贝来看。

    如今,随着木心回到中国,他的书也在陆续出版。木心"回归"到国人的视野当中,不过年纪大的读者还是不太能接受他的作品,因为他的作品跟一般的当代文学不一样,看不太懂。但反而有很多年轻人对木心产生浓厚的兴趣。

  • 曹立伟:特殊国情下,木心这种私人性艺术很罕见

    时间:2025-08-02   地点:乌镇   讲述:曹立伟   采访:杜鑫茂

    上世纪80年代末,木心在纽约开讲文学课期间,他的房子租约到期。我那时刚好在纽约购置新居,就跟他说你过来,先住下再慢慢找。后来别人都说我把"文艺复兴"请到家里,这个说法让我惭愧,"文艺复兴"进来了,可是我自己却没复兴起来。

    木心是看上去很"弱"的人,可是又是一个生存力顽强的人,各种苦难坎坷,他都熬过来了。这个也映照了他对老子对"弱"的赞美。他有一次讲,"你看老子对孔子张开无牙的嘴,意思是说,牙齿硬吧,没了,舌头软吧,还在"。他开玩笑说,"你要不活到两百岁,能叫老子吗?"。他认为自己是晚成的艺术家,所以他觉得要写出作品,首先得活下来,活得久,这是一个前提。为了活下来,他采取了一种"弱"的策略。

    木心:"黑"是与人同归于尽的颜色

    木心的画绝对不是简单重复中国山水画的优雅、闲逸、悠远的那一套,绝不是模拟重复古人的风景精神,他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他的绘画风貌的形成也是多源的,不仅仅就是从中国传统那里来,你如果留心的话,他的画里有许多西方传统的元素,此外是整体布局和透视,你看他根据需要,分别取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他的艺术是多源多维并存的。

    我曾经写过他的对于黑暗的凝视,说那个黑暗不一定是伦理的,但肯定是审美的。这次我在木心美术馆里面看到他有那么几句关于黑色的话,如此直白坦荡,他说:"黑是与人同归于尽的一个颜色,一个绝望的颜色",说的太好了!在他的山水画里,中国山水画的精神性得到复活,只是这种"活"的精神内核是木心自己的,是他自我的精神呈示。

    一个艺术家的画如果没有特点,签十个名也没有用。木心的画辨识度非常高,不用签字别人就知道这是艺术家的,甚至不一定要知道木心这个名字。

    所谓的纯粹的"私密性",我想不是他后来突然形成的,他少年时期的诗里就有,一直延续下来的。就是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譬如说我要说一段官话,你马上就知道你跟我有距离,但是我说的是只有朋友之间才能听到话,那我们的距离就近了。艺术是艺术家最有灵性和真挚的领域,那肯定是内在的。私密性实际上也反映的是你内心是否坦诚,跟别人的距离有多远。

    在木心的眼里,艺术是魔术性的。所谓魔术性就是进退裕如,不可预测。 木心说塞尚对他影响十年,其实何止十年。塞尚作为美术史里的一个重要人物,大家都从他身上都得到惠泽。塞尚艺术是比较核心的,不仅在他的表现形式。如果仅仅讲形式的话,塞尚的形式不一定就是塞尚的独创,因为既然造型艺术史已有这么久了,会有很多散逸的"塞尚"不时显现,我想,任何某一种形式,某一种规律不大会无中生有的。木心讲塞尚对他的影响,是有感而发,然而从木心的山水画本身来讲,他没有受到塞尚的任何的局限,他的绘画从形式上有点像中国传统画,有"塞尚",但后来消失了,或者已经隐藏起来了。

    任何一个成熟艺术都有他的辨识度,也就是被重复的东西,一个要打引号的"套路",一种固定的模式。但如果把套路作为终极目的话,这就是"臼"。但是你如果把套路作为一个媒介,那么"它"也为你表达自己提供了一个工具。

    新经验让木心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

    我有一个设想,假如我掉到水里去了,岸上站着我父亲和木心。如果我又浮到水面,看到他们两个人,我会从我父亲的眼光,看到对我的安全的关怀。但木心,他会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我,并祝贺我终于浮上来了。他会对我的经验感到好奇,就是我当时的感受是什么,是怎么浮上来的。

    所以他喜欢纪德也是因为这样,他说纪德就像一个潜水员,潜水下去以后回来,纪德不大说话的,你得问他,他才会告诉你一部分。这是一个对新经验的好奇心,比如他跟我们讲过,他说我看了几个电影,那个小偷偷完东西以后都要在那儿尿尿的。为什么都是偷完东西尿尿,不是偷之前尿尿,这是有原因的,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是释放紧张感吧,或者是别的什么,但原因是次要的,只是"偷完东西都尿尿"这件事本身有意思,一种好奇。

    即便历史重写 木心依然会选择当"局外人"

    在他后期作品里,常出现"窖藏"两个字,以前没有出现过。这跟他个人的写作经验密切相关,一个年轻的作者很难说出这点,只有经历丰富的,上些年纪的艺术家,才可能有这样的体验和感悟。这和年轻艺术家创作不大一样,年轻勇猛稚嫩,虽"瓜熟蒂落",但也有瓜不熟也蒂落的,但味道就不一样了,同样的道理落在一个具体的艺术家身上,也许就是不要急于求成。他有一句话:"原来是我着急,命运不着急,后来命运着急了我又不着急了,因为我有我的脾气",这就是注重时间的磨炼和淬火。

    我觉得木心这种"局外人"的身份,有时势的原因,但更是他的选择。有些艺术家跟社会,跟现实保持距离,但也有很多艺术家不是,所以有两类艺术家,一类是"局外"的,一类是"局内"的,那么木心是"局"的。这是他自己的选择,即便历史可以重写,我想他依然会保持这种"局外人"的身份。

    随着木心的"归来",他的绘画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欣赏和理解。他似乎正在重复历史上的某些艺术家的经历和遭遇。艺术有很多类,有时尚的,有游戏性的,有魔术性的等等。木心的艺术有非常强的个人性。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国情下,具有如此私人性的艺术不常见。也正是因为少见才会给人一种陌生感,甚至是距离感。所以读者和观众刚开始接触木心的艺术时,可能会有距离感,觉得他是"局外人",但我想这种情况会慢慢改变。

  • 李静:木心的归来是他给中国人的一个礼物

    时间:2025-08-02   地点:乌镇   讲述:李静    采访:何可人

    导语:适值新文化运动百年,凤凰文化通过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学的刘剑梅教授,联系到其远在美国科罗拉多的父亲、著名学者刘再复,围绕“启蒙、革命、文学”进行了一次仓促、粗陋而又意犹未尽的独家访问。再复先生对于采访极为认真,不仅拉来了老友李泽厚共同参与,还亲笔致谢采访者并附上自己对于标题的建议。经整理,凤凰文化现将访问内容编辑成系列,连续三天呈现读者。

    有人说,木心先生是文学的局外人。我觉得,木心是"文学界"的局外人,却并非"文学"的局外人。

    在木心纪念馆里,我见到有一块木心自己题写的匾额,叫"卧东怀西之堂",这表明了木心对自我处境的看法。哪怕身在中国、东方,他仍然在怀想着西方那种个人的充分自由,那种精神源泉的丰富性。

    木心对中国,对西方的认同,有自己的取舍。木心的归来,可以说是给中国人的一个礼物。他晚年回到中国,把他的作品——无论是文学的还是美术的作品——带回来,这是对我们当下空间里的读者和观众的滋养。

    "文学"的局外人和"文学界"的局外人,一字之差其实是反映了木心在中国文学史绕不开的问题:他被接受的程度。

    文学界这个词,它指的是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现在有一种体制化的倾向。文学圈它是由比如作协,以及大家相互熟悉的作家群此类形成的。木心显然不属于这个圈子的,所以可以说他是中国文学界一个"局外人"。但木心绝对是文学之内的人。

    木心往往被人看作美文作家,这并不太公平。美文写作是稍微有一点才华的人就可以做到的事。木心不止于此,尽管他的文字的确唯美,但他还抵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哲性的层面。而且木心是用一种非常轻松的,具象的语言抵达到了哲学本质层面。

    木心所用的语言多为譬喻和象征。他的一个词可能象征一个世界,他把几个世界非常轻松地缝合在一起,放在你面前,如果你没有这个意识的话,会觉得这是一具很漂亮的画,但是如果你意识到他这个词背后象征一个世界模型,你会知道他把这个模型给你勾勒出来了。

    木心最初震惊我的一个俳句是"寂寞无过呆看凯撒大帝在儿童公园骑木马"。你会知道凯撒大帝象征着什么。儿童公园、骑木马,这同样是一些象征性的词,还有"寂寞无过旁观"。这些东西放在一起,就是木心想表达的一种非常阔达的心情:一个人,正在旁观一个废黜的权力者以及他非常童真的行为。这其中多少个层次,多么复杂的情绪!但木心在一句话里表达了。

    所以我觉得木心在汉语层面有一个非常大的贡献,他在最小的单位里表达了最复杂的含义。他用排句这个形式做了自己的探索和成就,他让汉语在单位面积里实现了最大程度的艺术化和哲学化,他把俳句这种形式发展得非常成熟。当今汉语越来越碎片和粗糙,如果你钻进到木心的俳句里,沉浸到他里面去的话,会看到完全另外一番风景——这是木心开发了汉语的潜力。

    我有篇文章,标题来自木心的俳句——"你是含苞待放的哲学家"。我觉得这的确很好的概括了木心的状态。含苞欲放是一个生命的,绿色生命的状态。就像歌德说的,"生命是绿色的,理论之树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木心把这个所谓灰色的理论之树和常青的生命之树合在了一起。

    如果没有一个哲学性的视野,那艺术家是不成熟的,或者说是肤浅的。但如果一味的沉浸在哲学的层面,没有能力呈现一个生命的世界的话,那这个艺术家也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木心强调"含苞欲放的哲学家",就是在表明艺术的本质。这是木心的一个理想,而且我觉得他很大的程度上,实现了这个理想。

  • 刘瑞琳:木心始终是在生活中,但是又在生活外

    时间:2025-08-02   地点:乌镇   讲述:刘瑞琳   采访:胡涛

    第一次见到木心先生,是2007年的5月份。陈丹青和我们出版社工作人员,一行四个人到乌镇来见先生,谈他的作品系列出版的事宜。那次我印象特别深,到了乌镇已经大概傍晚了,就直接去他居住的晚晴小筑。他确实跟别人不一样,见到他的时候,我感到跟他之间有差距有差距,不是一个简单的差距。但依然觉得他这个人又神秘又亲切,仿佛他像个艺术品一样,可能很不理解,可能只能看到他的表象。但他又很亲切,就是像个长者,笑咪咪的,而且调皮,愿意给你讲笑话,偶尔给你开个玩笑。

    木心先生自己很在乎读者。第二次我来看先生的时候,我们还是住在晚晴小筑里,有两个晚上可以长谈。第一个晚上,他见到我们就一直问:"什么人在读我的书?"、"都有哪些反映?"我们挑选了一些读者来信,记者提问,包括在一些活动现场木心读者提出的问题反馈给他。当说到有很多读者很喜欢他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他在窃喜。他说他一直想写一本书,就叫《论读者》。我当时印象特别深。第二天早晨起来,他居然说他已经开始写了,写很多字了。当然到现在,我们还没有仔细地整理他的遗稿。

    我们曾试图鼓励木心先生直接跟读者见面。在2010年,我们举办第一场"理想国"沙龙,希望邀请先生来北京。陈丹青也帮我们联系先生,一开始他一度答应,于是我们密切地安排准备。但是后来他还是以身体原因推辞了。那次机会错失,我就知道,可能他再也不能这样与读者对话了。

    这次木心美术馆开幕,"理想国"在网上招募50位读者来乌镇,一个小时就报名就报满了。读者年龄段从60后到90后——每个年龄段都有木心的读者。木心的读者都是关注内在精神生活的人,他们彼此之间,他们和木心之间惺惺相惜。

    作为木心先生的出版人,我最大的安慰是做了最该做的事情,我非常幸运。陈老师第一次给我们介绍木心先生的时候,我没有任何犹豫,就想马上把木心推出来,送到读者面前。

    我认为,木心以"局外人"的姿态的归来,这是他与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他始终是在生活中,但是又在生活外。这既是他个性的体现——他作为这个时代的"局外人",也是他有意追求的结果。每个人在过着一种现实的生活,木心要远离这个现实,而这种远离是他有能力,自觉的去远离,他做到了。从一个出版方的角度,这个"局外人归来"的过程也同时是读者逐渐发现木心的过程。对于出版者来说,要把他的作品尽可能地呈现到读者面前,创造机会让读者与木心相遇。

 
 
 
扫一扫,转发精美H5到手机

编导:杜鑫茂            制片人:胡涛          摄像:马赛  郭澄子

设计:尹志  冯婧       制作:马慧霞          剪辑/包装:杨文龙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什么意思 大便拉不出来什么原因 什么土方治咳嗽最有效 阵雨是什么意思 小便发红是什么症状男
卵泡排出来是什么样的 夏天防中暑备什么药 pubg什么意思 人为什么会抽筋 北瓜是什么
拜阿司匹灵是什么药 银装素裹什么意思 外出是什么意思 低gi什么意思 身体出汗多是什么原因
专项变应原筛查是什么 三季人是什么意思 52岁属什么 算五行缺什么免费测试 官宣是什么意思
什么食物铅含量高hcv8jop8ns1r.cn 生肖鼠和什么生肖最配hcv8jop5ns8r.cn 熤是什么意思qingzhougame.com 阴茎出血是什么原因gysmod.com AX是什么意思mmeoe.com
为什么便秘hcv9jop4ns7r.cn 巨蟹座和什么星座最配hcv8jop5ns5r.cn 什么材质的拖鞋不臭脚hcv8jop3ns5r.cn 莲子和什么搭配最好hcv9jop6ns6r.cn 什么样的房子不能住人脑筋急转弯hcv7jop6ns1r.cn
呕吐拉肚子吃什么药hcv9jop3ns0r.cn 灌肠为什么能通输卵管hcv8jop0ns5r.cn 顾字五行属什么hcv8jop5ns4r.cn 客家人为什么叫客家人hcv9jop5ns8r.cn 附身是什么意思hcv8jop2ns7r.cn
姑姑的老公叫什么aiwuzhiyu.com 狗尾巴草有什么功效hcv9jop4ns0r.cn 水逆是什么hcv9jop3ns2r.cn 吹空调感冒了吃什么药hcv9jop7ns2r.cn 进门见什么好hcv9jop6ns4r.cn
百度